关于开展2025年度温州市第二批软科学项目(主动设计)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5日 22:19 浏览:

为加快建设创新温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市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提供战略咨询和决策支撑。现计划启动第二批软科学项目(主动设计)申报工作,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一)支持方向:参照附件2025年温州市第二批软科学研究项目(主动设计)申报指南方向。

(二)补助额度:主动设计项目最高不超过每个榜单具体补助金额。项目拨付经费按照《温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实施细则》执行。

(三)实施期限: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不超过3个月

(四)承担单位:申报单位一般应是在温州行政区域设立、登记、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或民非机构,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同一企业承担的在研项目一般为1项;省级及以上科创平台依托、建设单位可由不同负责人承担项目不超过2项。

(五)项目负责人:本单位全职人员或全时人员(在报告年度从事R&D活动的工作时间占全年工作时间的90%及以上,由申报单位出具证明;科技副总另行规定),且聘任时间覆盖项目实施期。

二、申报流程

(一)网上申报:申报单位通过“温州科技大脑科企通”(网址:https://kjdn.wenzhou.gov.cn/)实名申报,搜索“温州市级科技计划的评审”或点击“进入办事大厅”,选择“温州市级科技计划的评审”,点击“在线办理”,选择“2025年度温州市第二批软科学项目(主动设计)申报”,填写申报材料。需提交的申报材料包括:在线填写《浙江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上传相关附件。

(二)审核推荐:项目归口管理部门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项目的组织申报、初审,严格审查科研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做好相关项目的伦理审查和择优推荐工作。

(三)申报管理:县(市、区)、功能区科技局和归口管理部门应对申请人和申报单位填报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核。项目申报单位应承诺本次申报项目的主要研发内容未获国家和省市级有关部门立项支持,避免重复立项、重复支持。

(四)材料报送:申报材料均通过系统上传,无需报送纸质材料。

(五)时间要求:申报系统于2025年9月10日开放填报。项目申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25日下午5:30。请申请人按照要求妥善安排申报时间。

三、其他事项

(一)申报人和申报单位的以往科研项目实施执行情况以及验收结题、资金筹措、经费管理、科研诚信、知识产权保护和接受监督检查方面情况良好。

(二)申报时仍处于根据《温州市科技项目验收管理办法》和《温州市科研诚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惩戒期内的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有在研项目受限的须在申报截止日前取得项目验收证书或通过验收结题,否则不予受理或推荐。

(三)严格遵守科研伦理和保密规定。落实科技伦理治理相关规定。项目实施过程中凡涉及人体被试和人类遗传资源、病原微生物、实验动物等科学研究,须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申报材料和相关证明材料不得包含法律禁止公开的秘密内容或申请人要求保密的内容,如涉密需脱密后提交。

(四)各申报单位须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项目一经立项,将根据申报书内容转化生成合同书,研发主要内容、技术指标、完成目标等原则上不允许修改调整。

(五)项目申报单位应建立科研诚信的组织管理机构和相关规章制度,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保障,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对项目所提交材料及成果的科研诚信负责。

(六)项目立项签订合同后,项目资助经费通过“温州市产业政策奖励兑现系统”进行兑付。


附件:2025年温州市第二批软科学研究项目(主动设计)申报指南


科研处

2025年9月5日


附件

2025年温州市第二批软科学研究项目(主动设计)申报指南

一、项目名称:中小企业的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构建路径研究

研究内容:构建中小企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研究中小企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现实需求、内涵与特征;构建中小企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价值逻辑;主要围绕如何构建中小企业创新平台、创新中小企业合作形式、构建中小企业教科人协同机制等提出中小企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构建路径。

资助经费:1万元

二、项目名称:科技创新背景下温州市民营企业研发费用与税收政策关联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剖析温州市民营企业研发费用与税收政策的关联机制,明确税收政策对研发投入的影响路径与效应,识别机制运行梗阻,为优化政策提供依据,提升税优激励效能。

资助经费:2万元

三、项目名称:聚焦高新技术领域科技招商的具体路径研究—以生命健康产业为例

研究内容:分析温州的高新技术领域整体情况,从目前孵化器建设的发展定位出发,分析温州科技招商的主要定位。从生命健康产业出发,精准定位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目标企业,绘制招商图谱;如何通过搭建展会、线上平台及专业园区等对接渠道;出台专项政策、设立引导基金并保障政策兑现;优化审批、人才服务与跟踪机制;推动产学研协同转化;加强区域合作。构建多维度招商体系,助力温州产业高质量发展。

资助经费:2万元

四、项目名称:温州市制造业提升科技投入效能的路径研究

研究内容:分析温州制造业科技创新投入效率与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现状,识别效能提升中的关键障碍,提出制造业中科技投入效能低的产业如矿业、电业等领域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研发投入的对策建议,服务温州高质量发展和“创新温州”建设战略。

资助经费:1万元

五、项目名称:异地企业研究院技术成果在温转移转化的促进机制及保障体系

研究内容:深度调研洞悉异地研究院技术成果在温转移转化现状、外地促进技转的典型经验做法;立足温州发展实际构建技转服务生态体系模型,明确技转促进及保障机制;从政府、高校、企业等多维视角提出异地企业研究院温州技转促进机制突破及保障体系完善的对策建议。

资助经费:2万元

六、项目名称:温州创新医药产品产业化应用发展研究

研究内容:围绕创新温州建设目标,聚焦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我市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特殊食品等产业为例,探索技术成果到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发展新模式。系统分析我市创新资源和产业现状,构建 “产学研创融合” 的产业化应用体系,提出针对生命健康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应用发展路径和具体举措,探索 “筛选-评估-孵化-验证-落地”全链条转化产业化模式,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为我市打造浙南闽北赣东生命健康产业高地提供重要支撑。

资助经费:2万元

七、项目名称:生子因子在温州产业领域的应用研究

研究内容:聚焦温州特色,探究生长因子在生物医药、美容护肤、医疗器械等产业应用。梳理温医大科研成果,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药物的产业化路径;剖析本地药企利用生长因子研发创新药情况;调研美容机构对生长因子产品应用及市场反馈;分析生长因子技术在医疗器械嵌入,提出生长因子具体可在温州落地产品以及完善温州具体产业领域产业链,提升温州生命健康产业竞争优势的策略。

资助经费:2万元

八、项目名称:温州三甲医院与其他医院协同创新加大科技投入的路径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除三甲医院以外公立医院多院区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与趋势,梳理温州地区几家多院区公立医院的科研经费管理现状,结合管理现状、特征、痛点等构建完善的科研经费管理体系,提出如何会同温州三甲医院共同开展项目研发工作的路径和举措。

资助经费:2万元

九、项目名称: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三家融合体制机制改革路径研究

研究内容:需聚焦三者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梳理三地(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资源联动案例,剖析目前人才流动壁垒、利益分配矛盾、协同平台缺失等原因,提出如何构建跨主体合作机制(如联合实验室、人才双聘制)、利益共享机制(知识产权分配方案)、政策保障机制(专项扶持政策)。形成可复制的改革方案,推动创新链、教育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资助经费:2万元

十、项目名称:挖掘与温州产业匹配的技术成果落地温州的路径研究

研究内容:结合温州“5+5+N”产业发展方向,梳理国内外适配技术成果资源。分析技术与产业匹配度,调研落地瓶颈(如转化成本高、校企对接弱等)。探索建立每个产业的技术成果库,提出各县(市、区)需聚焦的技术重点,如何搭建专班精准对接、高效转化的落地体系机制,助力产业升级。

资助经费: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