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5年度温州市科协服务科技创新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30日 15:16 浏览:

为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四服务”职能,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温州科创工作注入强劲动能,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根据《温州市科学普及和学术智力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办法》202257号,经研究:决定开展2025年度温州市科协服务科技创新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各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促进会、联合会、基金会)、县(市、区)科协、高校科协、新型研发机构科协及市属企事业单位科协等。

、项目类别

(一)科技服务类(项目编号:KJFW2025-

围绕我市5+5+N产业,面向企业、高新园区、产业集聚区等,以学会企业(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学会产学协同组织(服务站、驿站等)、科技服务团以及其他形式,开展需求摸排、技术推广、难题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引进、项目合作等科技服务活动,重点推动实施“一镇一业一学会”工程,以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发展。

项目要求:1.申报学会企业(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学会产学协同组织(服务站、驿站等)及科技服务团等创新载体项目的,要求至少博士或副高以上职称专家领衔,服务企业20家以上,采集技术需求信息50条以上,助力成效溢出5项以上;2.申报“一镇一业一学会”工程项目的,需提交服务乡镇(街道)合作协议书。

资助金额及项目数量:申报学会企业(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学会产学协同组织(服务站、驿站等)及科技服务团等创新载体项目的,资助2万元/个,资助立项不超过5个;其他科技服务类项目,资助1万元/个,资助立项20个左右。合计资助立项25个左右,经费自筹立项若干。

(二)软科学研究类(项目编号:RKX2025-

围绕我市5+5+N产业,聚焦共同富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科技助力强城行动、重大民生需求以及科协组织创新赋能等方面,开展软科学课题研究,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动能,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项目要求:需形成一篇1.5万字以上的研究报告和一篇3000字以上的建议报告成果,建议报告成果需在项目结题前3个月报市科协。

资助金额及项目数量:资助0.8万元/个,资助立项10个左右,经费自筹立项若干。

(三)学术交流类(项目编号:XSJL2025-

结合“科学咖啡馆”活动,围绕科技创新、学科交流发展,主动对接高端专家资源来温开展国际性、全国性、地区性的高层次、跨学科、跨地区、综合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以“会”为媒积极推动高端产学研融通和创新资源对接,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项目要求:1.国际性、全国性会议及国家(省)级学会作为主办单位之一或两院院士等重要嘉宾参加的活动优先立项;2.需写明活动预期成果,有合作项目落地的优先立项。

资助金额项目数量:资助1-2万元/个,资助立5-8个,经费自筹立项若干。

(四)能力提升类(项目编号:NLTS2025-

围绕提升科协组织的政治能力、发展能力和创新服务能力,通过开展青年科技人才托举、“产学研”融合创新、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党建工作品牌创建等,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人才成长,惠及民生服务社会公益事业,助力科协组织能力提升和规范化水平。

资助金额及项目数量:资助1万元/个,资助立项3个左右,经费自筹立项若干。

三、申报要求

申报项目实施方案合理可行,预期成果明确,绩效目标显著申报单位有较好的工作基础、专家团队和创新实力,以往项目实施情况良好。

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为一年,须在2026630日前结题。

(三)鼓励学会之间、学会与县(市、)科协、学会与企事业单位科协联合申报,不接受个人名义申报;市级学会申报项目时需经市科协科技社团党委审核。

(四)相关建议报告经市科协报送,被市委市政府及以上(或等同于)采纳,并获得市领导及以上(或等同于)批示的,负责人申报项目给予优先立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

1. 近五年内承担温州市科协项目被撤项的;

2. 二年内在非不可抗力条件下未按要求完成温州市科协有关项目的;

3. 相同内容或同一项目(事件)多单位重复申报的。

)项目分财政资助立项和经费自筹立项两种立项方式,申报过程中两者只能选其一,项目经费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支出,确保专款专用。

申报流程

申报人需填写“温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服务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书”(附件),以书面和电子文档形式同时提交:电子文档发送至科研处邮箱gmkyc2962@126.com。书面文档需项目负责人签字,书面文档一式3份送至科研处。项目申报截止时间为2025516日下午17时,逾期不再受理。



附件:温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服务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书



科研处  

2025430


  • 附件【附件.wps】已下载